發(fā)動機機油的參數代表兩種粘度標準,首先說明低溫粘度標準的極限值計算方式:W-(-35)。
0W=-35℃
5W=-30℃
10W=-25℃
15W=-20℃
W_winter代表冬季或低溫,與數字組合則代表了不同等級的機油凝固點,用W之前的數字加上-35(負)得出的數值正是零下的機油冰點溫度。
對于需要頻繁跨南北分界線通勤的車輛而言,選擇機油時要以用車范圍內環(huán)境溫度最低的區(qū)域為標準,并且建議留出10攝氏度的富余;因為機油愈接近冰點則流動性愈差,在冷啟動后形成有效潤滑的速度則會降低。所以如用車低的環(huán)境溫度為10℃,那么機油的冰點溫度則最低應為15W;而在偏北方地區(qū)則建議選擇0W/5W標準,總之不能讓環(huán)境最低溫與機油冰點溫度重合,當然更不能超出。
可理解為機油在不同溫度下的流動性
說明:機油只要冰點溫度與實際溫度有較大的“安全范圍”,機油的流動性則能夠實現啟動瞬間極速形成潤滑。機油的流動依靠機油泵驅動,而機油泵是依靠發(fā)動機曲軸運轉提供動力;發(fā)動機的轉速本質正是指曲軸的轉速,試想冷啟動后的曲軸轉速能超過1000轉,只有機油能合理流動潤滑形成速度會慢嗎?正常標準是在啟動后的3秒左右完成,所以發(fā)動機冷啟動潤滑不用擔心,冷啟動車輛無需原地熱車。
注意機油泵的位置
機油高溫粘度標準不宜改動
低溫粘度需要以環(huán)境溫度的變化而調整,因為溫度會隨著區(qū)域的變化出現很大的溫差(固定區(qū)域用車無需隨季節(jié)更換)??墒前l(fā)動機的高溫極限溫度是不會發(fā)生變化,理想運行溫度往往在85~120℃之間,不同類型與不同進氣方式的發(fā)動機會有些差異但都很高了。那么在高溫溫度標準不變的前提下,機油的高溫流動性標準則不能隨意調整,否則會帶來兩個問題。
1:假設建議機油標準為0/5/10W-30,在更換機油時將高溫標準降低至20,機油的高溫粘度會降低從而導致發(fā)動機磨損的加速。因為發(fā)動機有部分零部件依靠飛濺或噴射潤滑,噴射的機油會隨著重壓和缸內壓力的影響而下滑;如果機油粘度低于標準值則下滑的速度快,在運動金屬部件接觸時大量的機油已經流走,殘存的機油量過少會造成擠壓形成的油膜厚度太薄,發(fā)動機則無法實現高效的潤滑,機器的磨損自然會比較嚴重。
2:同一標準的機油將30粘度升級為40,此時噴射潤滑的狀態(tài)則為機油流速太慢,被運動部件擠壓的油膜厚度太厚而形成了阻力;發(fā)動機的扭矩會因為這些阻力而降低,扭矩降低則會導致輸出功率的下滑,車輛的動力會明顯變差、油耗會自然而然地升高。簡而言之為降低機油高溫粘度會造成磨損損壞,升高粘度不會損壞但是會影響用戶體驗;所以機油的粘度標準是不應該隨意調整 的,具體標準應參考隨車手冊上的說明。
總結:對于跨區(qū)域用車比較頻繁,或者喜歡自駕游的車主,在為汽車更換機油時可以適當選擇0/5/10W三個標準的機油;低溫粘度對于性能與油耗的影響非常短暫,所以有備無患是沒有錯的。
來源:汽車科學島 作者:汽車科學島